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塑料市场表现低迷,一些中小塑料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塑料制品行业在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之后,速度开始明显回落。但不少业内专家日前指出,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仍处在稳步提升城镇化率的阶段,全社会对塑料产品需求是刚性的。从投资、消费、研发、市场等多角度看,我国推动塑料制品行业稳步发展的“正能量”依然强劲。
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塑料制品企业近1.3万家,全行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产品涵盖薄膜、板材、管材、型材等,涉及众多行业的发展。
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苏畅分析指出,当前国内塑料行业市场低迷、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这缘于行业正处在结构性调整的低点,又有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指出,我国塑料改性、助剂、塑机模具、加工应用等完整的产业链及相应的基础已经完备。今年上半年,国内合成树脂消费量达8400万吨,消费增速远远超过钢铁。聚烯烃专用料、特种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进入市场,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设计的塑料管道彻底改变了传统塑料管道的市场格局,在替代金属管道、推进建筑节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此外,随着国内工程塑料生产技术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的快速发展,国内一批从事树脂共混、改性、合金化的企业应运而生。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开发,实现了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甲醛(POM)等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一批高校、科研院所攻克工程塑料领域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技术突破,研制出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并顺利实现实现了PEEK、聚苯硫醚PPS的产业化。
中石化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余皎指出,高端塑料产品的利润比低端产品要高很多,如他们研发的高端高强度耐热型工程塑料产品就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专家预计,今后5~10年,国内工程塑料需求量仍有望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将有力推动传统塑料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专家建议,只要国内塑料产业上下游之间、金融与实业之间加强交流,协同发展,努力构建合理的价格与市场机制,并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十二五”期间塑料行业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