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惠州港油库码头附近海域搁浅的抹香鲸死亡一事,引来众多关注。据媒体报道,该抹香鲸被渔民发现时身缠渔网,死后被发现牙齿上还缠有一些渔网线,口内有塑料袋,肠道内发现半消化状塑料物质。尽管抹香鲸死因尚未公布,但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不容小觑。
国家海洋局今天公布的《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我国海滩垃圾平均每平方公里70348个,平均密度为1971千克/平方公里。而海滩垃圾91%来源于陆地。
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84%
据了解,国家海洋局去年在45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数据显示,海洋垃圾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监测显示,海面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20个/平方公里;中块和小块漂浮垃圾平均2234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65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84%,木制品类其次,占9%,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袋和塑料瓶等。67%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陆地,33%来源于海上活动。
此外,海滩垃圾平均70348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971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68%,木制品类和纸类分别占9%和6%,主要为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和香烟过滤嘴等。91%的海滩垃圾来源于陆地,9%来源于海上活动。
海底垃圾平均1180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671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木制品类和玻璃类垃圾数量最多,占64%、15%、6%,主要为塑料袋、木块和玻璃瓶等。
海洋生物体内检出微塑料
为初步掌握我国海洋微塑料分布特征,2016年国家海洋局在海洋垃圾监测工作基础上,还组织开展了表层海水、海滩、海洋生物体中微塑料试点监测工作。
据介绍,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兴全球性海洋问题。微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剂,并能从环境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微塑料被海鸟、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不同营养级的海洋生物摄食后,可损害海洋生物的消化道,或刺激胃肠组织产生饱胀感而停止进食,所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海洋局监测显示,微塑料在海水、海滩、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均有检出。在我国渤海、东海、南海监测断面表层水体漂浮微塑料平均密度为0.29个/立方米,最高为2.35个/立方米。漂浮微塑料主要为鱼线、碎片、薄膜和泡沫,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
海滩微塑料试点监测结果显示,最高密度为1208个/平方米,最低密度为100个/平方米,主要为塑料碎片和颗粒,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上海金山山阳镇渔业村、广东惠州大亚湾和海南三亚亚龙湾采集的贝类体内微塑料平均含量为0.26个/克。
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
《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但是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6年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1200、42060、37080、4276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的17%、14%、12%和14%;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区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我国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17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
此外,我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76%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其中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
特别是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无明显改善。全年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5%,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以上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2011年至2016年,历年均有78%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和劣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