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团后期,取出桩核检查其完整性,必要时可局部涂抹自凝塑料。放入原位,检查边缘密合性。待自凝塑料桩核完全硬固后插入根管,按照全冠牙体预备要求,用高速车针制备桩核的外形,直到满意为止。取出桩核常规安插铸道、包埋、铸造。
结果制作成功的标准如下:通过自凝塑料或嵌体蜡制作的桩核蜡型,完成的铸件在口内试戴顺利,与根面贴合,桩核形态大小基本符合要求。
自凝塑料制作出的铸件全部符合制作成功标准,成功率100%;嵌体蜡制作出的铸件后牙1例远中与根面不贴合需重做,成功率97.8%。
讨论与嵌体蜡制作桩核蜡型相比,自凝塑料制作桩核蜡型有以下优点:所需器械材料少,材料浪费少。前者需嵌体蜡条、石蜡油、蜡勺、钢丝、钳子(夹持钢丝用)、油精灯。而后者只需调拌好的自凝塑料。而多余的自凝塑料在硬固前可搓成棒状以备下次使用。制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前者如根管预备稍有倒凹,则蜡型取出易断裂。需重新预备根,重新制取桩核。而后者在面团期有可塑性,根管稍有倒凹亦可取出后调整。前者为了使蜡与根管壁密合需用烤热的探针或不锈钢丝插入根管中,易无意中烫到患者嘴唇。如温度高蜡流动易灼伤患者,如温度低蜡熔化不全难与根管壁密合。
在此反复操作中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痛苦。而后者相对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桩核制作精确,铸件试载便捷。前者桩核部用滴蜡法完成。蜡硬后易碎裂变形不易调改,后牙远中滴蜡难以精确达到要求的核形态大小。且辅助桩核取出的钢丝常影响咬合,这些都给铸件试戴带来不便:磨改多,费时费力。而后者在自凝塑料硬固后,可以按牙体预备的要求随意磨改桩核的形态大小,由此而成的铸件试戴所需调磨大大减小、省时省力。当然无论用哪种方法,操作中都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求,才能达到理想效果。